?
    主頁 > 中藥藥方 > 煎煮大發 >

      4個小妙招讓你良藥不苦口,中藥也“甜蜜”!

      中藥是我們常用的一種治病方法,雖然大家都知道良藥苦口,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忍受不了中藥的苦味,甚至有的喝了幾口還會忍不住吐掉,其實想要良藥不苦口,也是有很多方法的。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中藥不苦口的方法。
     

    4個小妙招讓你良藥不苦口,中藥也“甜蜜”!
     

      1、看準喝藥時間

      研究發現,一天24小時內人體吸收藥物的“黃金時期”分別在上午的8—10點鐘和下午的2—3點鐘,這個階段正是機體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候,藥物的苦味不容易對機體產生明顯的刺激反應。而飯后半小時以上服藥不僅可以防止惡心、反胃,還能減輕藥物味苦的感覺,如無特殊需要,可在上述時間段服藥。

      2、放涼后再喝

      專家介紹,控制湯藥口服時的溫度,就可以輕松地減輕中藥的苦味。研究表明,湯藥溫度在36.2℃左右口服,其苦味就會減輕。所以,我們在服用湯藥的時候,最好將熬好的中藥放在一邊靜置幾分鐘,等到藥液溫度降至溫熱、不燙嘴的時候飲用,因為這個時候苦味最輕,也更容易下口。

      3、專用器皿煎藥

      另外,專家說,煎中藥要用專用的器皿,最好用砂鍋、砂罐,因為它們的化學性質穩定,不易與藥物中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,而且受熱均勻,保溫性好,忌用鋁、鐵、銅等器皿。
     

    4個小妙招讓你良藥不苦口,中藥也“甜蜜”!
     

      人體口腔內的溫度為36.2℃—37.2℃,味覺神經纖維大多分布于舌面,當湯藥溫度與舌的溫度相近時,味覺神經處于最佳工作狀態,對五味的感知最靈敏,此時喝湯藥味道最苦。因此,中藥湯劑的溫度控制在15—36℃,既可防止燙嘴,又可減輕苦味。

      4、正確添加“佐料”

      很多媽媽給孩子煎煮中藥時,怕味太苦,孩子吵吵鬧鬧不愿意,也會在湯藥里放很多白糖。其實,中藥不能“甜蜜蜜”。

      從中醫觀點來看,糖也是一味藥。此外,加糖還可影響某些藥物有效成分的發揮和吸收。例如,紅糖中含有鐵和鈣等成分,容易與中藥的一些成分發生相互作用而影響藥物的治療效果;在許多退熱中藥中加糖,可能減弱其清熱效果。

      凡是舌苔厚膩者,或腹脹中滿、濕熱內阻的人不宜吃蔗糖。如果在服用化濕理氣的中藥時加糖,反而會對疾病雪上加霜。還有一些寒性中藥也不適合加糖,糖屬溫性,會降低中藥的療效。

      但是在無明確禁忌時,煎藥時可適當加些大棗,或在煎好后調些蜂蜜,也可起到減輕藥物的苦味。

   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!

    相關文章

   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,提供中藥大全、中藥百科、中藥方劑、中藥飲片、中藥材價格、中藥材種植、中醫養生、中醫藥膳、中醫按摩、中醫方劑、中醫推拿、中醫針灸、中醫減肥等信息。

    免責聲明:本站中藥百科、飲片、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,不能用作具體藥方,使用前請遵醫囑!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、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,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、真實。業務及友情鏈接:2871960833

   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(寧)-經營性-2018-0003 (c)2015-2020公安備案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電子營業執照

  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,国产一区二区无码蜜芽精品,少妇饥渴偷公乱A级无码,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