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    主頁 > 中藥大全 > 清熱藥 >

      青葙子

      青葙子

     

      

      中藥名:青葙子,別名:青葙,野雞冠花,狼尾花等。為莧科植物青葙的種子。7~9月種子成熟,割取地上部分或摘取果穗曬干,搓出種子,過篩或簸凈果殼等雜質即可。有祛風熱,清肝火的功效。治目赤腫痛,障翳,高血壓,鼻衄,皮膚風熱瘙癢,疥癩。

      

      別名 野雞冠花子、狗尾巴子、牛尾巴花子、青箱子、土雞冠子、狗尾花子

      

      界 植物界

      

      屬 青葙屬,莧科

      

      功能主治 祛風熱,清肝火。治目赤腫痛,障翳,高血壓,鼻衄,皮膚風熱瘙癢,疥癩。


     

      


     

      分布區域 生于平原或山坡;有栽培,幾遍全國。

      

      中文學名 青葙子

      

      入藥部位

      

      為莧科植物青葙的種子。

      

      性味歸經

      

      【性味】 苦,涼。

      

     ?、佟端幮哉摗罚?quot;味苦,平,無毒。"

      

     ?、凇兜崮媳静荨罚?quot;性寒,味甘微苦。"

      

     ?、邸镀穮R精要》:"味苦,性微寒,無毒。"

      

      【歸經】入心、肝經

      

     ?、佟兜崮媳静荨罚?quot;入肝經。"

      

     ?、凇独坠谥扑幮越狻罚?quot;入心、肝二經。"

      

      用法用量

      

      內服:煎湯,3~15g。外用:適量,研末調敷;搗汁灌鼻。

      

      禁/宜人群

      

      《本草備要》:瞳子散大者忌服。

      

      其它:本品清泄肝火之力較強,且能擴散瞳孔,故肝腎陰虛之目疾及青光眼患者忌用。

      

      地理分布

      

      生態環境:生于坡地、路邊、平原較干燥的向陽處。

      

      資源分布: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野生或栽培。

      

      炮制方法

      

      7~9月種子成熟,割取地上部分或摘取果穗曬干,搓出種子,過篩或簸凈果殼等雜質即可。

      

      植物形態

      

      一年生草本,高達1m。莖直立,綠色或帶紅紫色,有縱條紋。葉互生,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,長5~9cm,寬1~3cm。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;苞片、小苞片和花被片干膜質,淡紅色,后變白色,苞片3;花被片5;雄蕊5,花絲下部合生成杯狀;子房上位,柱頭2裂。胞果卵形,蓋裂。種子扁圓形,黑色,有光澤?;ㄆ?~7月,果期8~9月。

      

      化學成分

      

      含脂肪油和豐富的硝酸鉀,尚含煙酸。 種子含脂肪油約15%,淀粉30.8%,煙酸及豐富的硝酸鉀。并分得β-谷甾醇 、棕櫚酸膽甾烯酯、3,4-二羥基苯甲醛、對羥基苯甲酸、3,4-二羥基苯甲酸、正丁基-β-D-果糖甙和蔗糖。

      

      用藥忌宜:《本草備要》:“瞳子散大者忌服。”

      

      臨床應用

      

      1.青葙湯(《中藥臨床應用》)治慢性葡萄膜炎:青葙子15g,元明粉(沖)4.5g,酸棗仁12g,密蒙花、決明子各9g,茯苓12g,白扁豆15g。水煎服。方中青葙子明目退翳,為君藥。

      

      2.青葙子丸(《證治準繩*類方》)治肝心毒熱,丁翳入黑睛,兼治內外一切眼?。呵噍僮?、藍實、枳實(炒)、炒大黃、菊花、炙甘草各60g,草決明、黃連、茺蔚子、細辛、麻黃、車前子各45g,鯉魚膽、雞膽(陰干)各1枚。羚羊角90g。為細末,煉蜜為丸。梧桐子大,每服20丸,食后茶水送下,每日3次。方中青葙子清肝熱,明目退翳,為君藥。

      

      3.八子丸(《醫部全錄*目門》)治風毒氣眼,翳膜遮睛,不計久新,及內外障眼:青葙子、車前子、五味子、枸杞子、地膚子、茺蔚子、決明子、葶藶子(炒)、麥冬(去心)、細辛(去苗)、官桂(去粗皮)、生地黃,赤茯苓、澤瀉(去土)、防風(去叉)、黃芩(去黑心)各30g,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20丸,加至30丸。茶清送下,溫米飲亦得,日3次。方中青葙子明目退翳,為君藥。

      

      各家論述

      

      1.《本草綱目》:青葙子治眼,與決明子、莧實同功,《本經》雖不言治眼,而云一名草決明,主唇口青,則其明目之功可知矣。目者肝之竅,唇口青者,足厥陰經之證,古方除熱亦多用之,青葙子之為厥陰藥,又可知矣,況用之治目,往往有驗,尤可徵。

      

      2.《本經逢原》:青葙子,治風熱目疾,與決明子功同。其治風瘙身癢,皮膚中熱,以能散厥陰經中血脈之風熱也。

      

      3.《本草正義》:青葙,即雞冠花之同類。其子苦寒滑利,善滌郁熱,故目科風熱肝火諸癥統以治之。

      

      4.《神農本草經》:療唇口青。

      

      5.《藥性論》:治肝臟熱毒沖眼,赤障、青盲、翳腫。主惡瘡疥瘙,治下部蟲瘡。

      

      6.《日華子本草》:治五臟邪氣,益腦髓,明耳目,鎮肝,堅筋骨,去風寒濕痹。

      

      7.《滇南本草》:明目。治淚澀難開,白翳遮睛。

      

      8.《本草原始》:除心經火邪。

      

      9.《會約醫鏡》:去風熱。

      

      治病驗方

      

      1、青葙子,桑葉,菊花,木賊各3錢,龍膽草1錢,用水煎后服用。治肝熱目赤腫疼,畏光流眼淚,頭脹頭疼。

      

      2、青葙子,谷精草各5錢,用水煎后服用。治目生翳膜,視物不清。

      

      3、青葙子,密蒙花,菊花各3錢,用水煎后服用。治急性結合膜炎,目赤羞明。

      

      4、高血壓:青葙子30g。水煎兩回,取汁混勻。分三回服,療程為1星期。

      

      5、痧脹:青葙子全草20g,腐婢,仙鶴草各15g。水煎,分兩回吃飯前服。

      

      6、女性外陰瘙癢:青葙子莖,葉各100g,苦參50g,千里光30g。煎水熏洗患處。

      

      7、月經過多:青葙子60g,瘦豬肉90g。水煎,喝湯食肉。

      

      8、風熱皰疹:青葙子莖葉適量的。水煎洗患處。

      

      9、風火赤眼,眼生白翳:青葙孔5g,白菊花10g,蟬衣3g。用水煎后服用。

      

      10、視網膜出血:青葙花60g。水煎去渣,熏洗患眼。

      

      11、頭疼眼花,眉棱骨痛:青葙子10g,蓮蓬三個,夏枯草15g,野菊花6g。水煎,分兩回服。


    下一篇:密蒙花
    相關文章
    黃梔子 決明子 車桑子根

   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,提供中藥大全、中藥百科、中藥方劑、中藥飲片、中藥材價格、中藥材種植、中醫養生、中醫藥膳、中醫按摩、中醫方劑、中醫推拿、中醫針灸、中醫減肥等信息。

    免責聲明:本站中藥百科、飲片、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,不能用作具體藥方,使用前請遵醫囑!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、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,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、真實。業務及友情鏈接:2871960833

   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7006167號-2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(寧)-經營性-2018-0003 (c)2015-2020公安備案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電子營業執照

  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,国产一区二区无码蜜芽精品,少妇饥渴偷公乱A级无码,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